GO 的数据类型之数值类型
一.被广泛使用的整型
Go 语言的整型,主要用来表示现实世界中整型数量,比如:人的年龄、班级人数等。它可以分为平台无关整型和平台相关整型这两种,它们的区别主要就在,这些整数类型在不同 CPU 架构或操作系统下面,它们的长度是否是一致的。
1.1 平台无关整型
平台无关整型:它们在任何 CPU 架构或任何操作系统下面,长度都是固定不变的.
下面这张表中总结了 Go 提供的平台无关整型:
平台无关的整型也可以分成两类:有符号整型(int8~int64)和无符号整型(uint8~uint64)。两者的本质差别在于最高二进制位(bit 位)是否被解释为符号位,这点会影响到无符号整型与有符号整型的取值范围。
以下图中的这个 8 比特(一个字节)的整型值为例,当它被解释为无符号整型 uint8 时,和它被解释为有符号整型 int8 时表示的值是不同的:
在同样的比特位表示下,当最高比特位被解释为符号位时,它代表一个有符号整型(int8),它表示的值为 -127;当最高比特位不被解释为符号位时,它代表一个无符号整型 (uint8),它表示的值为 129。
这里你可能就会问了:即便最高比特位被解释为符号位,上面的有符号整型所表示值也应该为 -1 啊,怎么会是 -127 呢?
这是因为 Go 采用 2 的补码(Two’s Complement)作为整型的比特位编码方法。因此,我们不能简单地将最高比特位看成负号,把其余比特位表示的值看成负号后面的数值。Go 的补码是通过原码逐位取反后再加 1 得到的,比如,我们以 -127 这个值为例,它的补码转换过程就是这样的:
1.2 平台相关整型
与平台无关整型对应的就是平台相关整型,它们的长度会根据运行平台的改变而改变。Go 语言原生提供了三个平台相关整型,它们是 int
、uint
与 uintptr
,我同样也列了一张表:
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注意一点,由于这三个类型的长度是平台相关的,所以我们在编写有移植性要求的代码时,千万不要强依赖这些类型的长度。如果你不知道这三个类型在目标运行平台上的长度,可以通过 unsafe 包提供的 SizeOf
函数来获取,比如在 x86-64
平台上,它们的长度均为 8:
var a, b = int(5), uint(6)
var p uintptr = 0x12345678
fmt.Println("signed integer a's length is", unsafe.Sizeof(a)) // 8
fmt.Println("unsigned integer b's length is", unsafe.Sizeof(b)) // 8
fmt.Println("uintptr's length is", unsafe.Sizeof(p)) // 8
二.整型溢出问题
无论哪种整型,都有它的取值范围,也就是有它可以表示的值边界。
整型溢出指的是在整型变量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之外的值。在计算机编程中,整型变量通常有最大值和最小值限制,如果这个整型因为参与某个运算,导致结果超出了这个整型的值边界,我们就说发生了整型溢出的问题。
由于整型无法表示它溢出后的那个“结果”,所以出现溢出情况后,对应的整型变量的值依然会落到它的取值范围内,只是结果值与我们的预期不符,导致程序逻辑出错。比如这就是一个无符号整型与一个有符号整型的溢出情况:
var s int8 = 127
s += 1 // 预期128,实际结果-128
var u uint8 = 1
u -= 2 // 预期-1,实际结果255
你看,有符号整型变量 s 初始值为 127,在加 1 操作后,我们预期得到 128,但由于 128 超出了 int8 的取值边界,其实际结果变成了 -128。无符号整型变量 u 也是一样的道理,它的初值为 1,在进行减 2 操作后,我们预期得到 -1,但由于 -1 超出了 uint8 的取值边界,它的实际结果变成了 255。
这个问题最容易发生在循环语句的结束条件判断中,因为这也是经常使用整型变量的地方。无论无符号整型,还是有符号整型都存在溢出的问题,所以我们要十分小心地选择参与循环语句结束判断的整型变量类型,以及与之比较的边界值。
在了解了整型的这些基本信息后,我们再来看看整型支持的不同进制形式的字面值,以及如何输出不同进制形式的数值。
三.整形字面值与格式化输出
Go 语言在设计开始,就继承了 C 语言关于数值字面值(Number Literal)的语法形式。早期 Go 版本支持十进制、八进制、十六进制的数值字面值形式,比如:
a := 53 // 十进制
b := 0700 // 八进制,以"0"为前缀
c1 := 0xaabbcc // 十六进制,以"0x"为前缀
c2 := 0Xddeeff // 十六进制,以"0X"为前缀
Go 1.13 版本中,Go 又增加了对二进制字面值的支持和两种八进制字面值的形式,比如:
d1 := 0b10000001 // 二进制,以"0b"为前缀
d2 := 0B10000001 // 二进制,以"0B"为前缀
e1 := 0o700 // 八进制,以"0o"为前缀
e2 := 0O700 // 八进制,以"0O"为前缀
不过,这里你要注意一下,Go 1.13 中增加的二进制字面值以及数字分隔符,只在 go.mod 中的 go version 指示字段为 Go 1.13 以及以后版本的时候,才会生效,否则编译器会报错。
反过来,我们也可以通过标准库 fmt 包的格式化输出函数,将一个整型变量输出为不同进制的形式。比如下面就是将十进制整型值 59,格式化输出为二进制、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代码:
var a int8 = 59
fmt.Printf("%b\n", a) //输出二进制:111011
fmt.Printf("%d\n", a) //输出十进制:59
fmt.Printf("%o\n", a) //输出八进制:73
fmt.Printf("%O\n", a) //输出八进制(带0o前缀):0o73
fmt.Printf("%x\n", a) //输出十六进制(小写):3b
fmt.Printf("%X\n", a) //输出十六进制(大写):3B
四.浮点型
和使用广泛的整型相比,浮点型的使用场景就相对聚焦了,主要集中在科学数值计算、图形图像处理和仿真、多媒体游戏以及人工智能等领域。我们这一部分对于浮点型的学习,主要是讲解 Go 语言中浮点类型在内存中的表示方法,这可以帮你建立应用浮点类型的理论基础。
五.浮点型的二进制表示
要想知道 Go 语言中的浮点类型的二进制表示是怎样的,我们首先要来了解IEEE 754 标准。
IEEE 754 是 IEEE 制定的二进制浮点数算术标准,它是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最广泛使用的浮点数运算标准,被许多 CPU 与浮点运算器采用。现存的大部分主流编程语言,包括 Go 语言,都提供了符合 IEEE 754 标准的浮点数格式与算术运算。
IEEE 754 标准规定了四种表示浮点数值的方式:单精度(32 位)、双精度(64 位)、扩展单精度(43 比特以上)与扩展双精度(79 比特以上,通常以 80 位实现)。后两种其实很少使用,我们重点关注前面两个就好了。
Go 语言提供了 float32 与 float64 两种浮点类型,它们分别对应的就是 IEEE 754 中的单精度与双精度浮点数值类型。不过,这里要注意,Go 语言中没有提供 float 类型。这不像整型那样,Go 既提供了 int16、int32 等类型,又有 int 类型。换句话说,Go 提供的浮点类型都是平台无关的。
那 float32 与 float64 这两种浮点类型有什么异同点呢?
无论是 float32 还是 float64,它们的变量的默认值都为 0.0,不同的是它们占用的内存空间大小是不一样的,可以表示的浮点数的范围与精度也不同。那么浮点数在内存中的二进制表示究竟是怎么样的呢?
浮点数在内存中的二进制表示(Bit Representation)要比整型复杂得多,IEEE 754 规范给出了在内存中存储和表示一个浮点数的标准形式,见下图:
我们看到浮点数在内存中的二进制表示分三个部分:符号位、阶码(即经过换算的指数),以及尾数。这样表示的一个浮点数,它的值等于:
其中浮点值的符号由符号位决定:当符号位为 1 时,浮点值为负值;当符号位为 0 时,浮点值为正值。公式中 offset 被称为阶码偏移值,这个我们待会再讲。
我们首先来看单精度(float32)与双精度(float64)浮点数在阶码和尾数上的不同。这两种浮点数的阶码与尾数所使用的位数是不一样的,你可以看下 IEEE 754 标准中单精度和双精度浮点数的各个部分的长度规定:
我们看到,单精度浮点类型(float32)为符号位分配了 1 个 bit,为阶码分配了 8 个 bit,剩下的 23 个 bit 分给了尾数。而双精度浮点类型,除了符号位的长度与单精度一样之外,其余两个部分的长度都要远大于单精度浮点型,阶码可用的 bit 位数量为 11,尾数则更是拥有了 52 个 bit 位。
接着,我们再来看前面提到的“阶码偏移值”,我想用一个例子直观地让你感受一下。在这个例子中,我们来看看如何将一个十进制形式的浮点值 139.8125,转换为 IEEE 754 规定中的那种单精度二进制表示。
步骤一:我们要把这个浮点数值的整数部分和小数 部分,分别转换为二进制形式(后缀 d 表示十进制数,后缀 b 表示二进制数):
- 整数部分:139d => 10001011b;
- 小数部分:0.8125d => 0.1101b(十进制小数转换为二进制可采用“乘 2 取整”的竖式计算)。
这样,原浮点值 139.8125d 进行二进制转换后,就变成 10001011.1101b
步骤二:移动小数点,直到整数部分仅有一个 1,也就是 10001011.1101b => 1.00010111101b。我们看到,为了整数部分仅保留一个 1,小数点向左移了 7 位,这样指数就为 7,尾数为 00010111101b。
步骤三:计算阶码。
IEEE754 规定不能将小数点移动得到的指数,直接填到阶码部分,指数到阶码还需要一个转换过程。对于 float32 的单精度浮点数而言,阶码 = 指数 + 偏移值。偏移值的计算公式为 2^(e-1)-1,其中 e 为阶码部分的 bit 位数,这里为 8,于是单精度浮点数的阶码偏移值就为 2^(8-1)-1 = 127。这样在这个例子中,阶码 = 7 + 127 = 134d = 10000110b。float64 的双精度浮点数的阶码计算也是这样的。
步骤四:将符号位、阶码和尾数填到各自位置,得到最终浮点数的二进制表示。尾数位数不足 23 位,可在后面补 0。
这样,最终浮点数 139.8125d 的二进制表示就为 0b_0_10000110_00010111101_000000000000。
最后,我们再通过 Go 代码输出浮点数 139.8125d 的二进制表示,和前面我们手工转换的做一下比对,看是否一致。
func main() {
var f float32 = 139.8125
bits := math.Float32bits(f)
fmt.Printf("%b\n", bits)
}
在这段代码中,我们通过标准库的 math 包,将 float32 转换为整型。在这种转换过程中,float32 的内存表示是不会被改变的。然后我们再通过前面提过的整型值的格式化输出,将它以二进制形式输出出来。运行这个程序,我们得到下面的结果:
1000011000010111101000000000000
我们看到这个值在填上省去的最高位的 0 后,与我们手工得到的浮点数的二进制表示一模一样。这就说明我们手工推导的思路并没有错。
而且,你可以从这个例子中感受到,阶码和尾数的长度决定了浮点类型可以表示的浮点数范围与精度。因为双精度浮点类型(float64)阶码与尾数使用的比特位数更多,它可以表示的精度要远超单精度浮点类型,所以在日常开发中,我们使用双精度浮点类型(float64)的情况更多,这也是 Go 语言中浮点常量或字面值的默认类型。
而 float32 由于表示范围与精度有限,经常会给开发者造成一些困扰。比如我们可能会因为 float32 精度不足,导致输出结果与常识不符。比如下面这个例子就是这样,f1 与 f2 两个浮点类型变量被两个不同的浮点字面值初始化,但逻辑比较的结果却是两个变量的值相等。至于其中原因,我将作为思考题留给你,你可以结合前面讲解的浮点类型表示方法,对这个例子进行分析:
var f1 float32 = 16777216.0
var f2 float32 = 16777217.0
fmt.Println(f1 == f2) // true
看到这里,你是不是觉得浮点类型很神奇?和易用易理解的整型相比,浮点类型无论在二进制表示层面,还是在使用层面都要复杂得多。即便是浮点字面值,有时候也不是一眼就能看出其真实的浮点值是多少的。下面我们就接着来分析一下浮点型的字面值。
六.浮点字面值与格式化输出
Go 浮点类型字面值大体可分为两类,一类是直白地用十进制表示的浮点值形式。这一类,我们通过字面值就可直接确定它的浮点值,比如:
3.1415
.15 // 整数部分如果为0,整数部分可以省略不写
81.80
82. // 小数部分如果为0,小数点后的0可以省略不写
另一类则是科学计数法形式。采用科学计数法表示的浮点字面值,我们需要通过一定的换算才能确定其浮点值。而且在这里,科学计数法形式又分为十进制形式表示的,和十六进制形式表示的两种。
我们先来看十进制科学计数法形式的浮点数字面值,这里字面值中的 e/E 代表的幂运算的底数为 10:
6674.28e-2 // 6674.28 * 10^(-2) = 66.742800
.12345E+5 // 0.12345 * 10^5 = 12345.000000
接着是十六进制科学计数法形式的浮点数:
0x2.p10 // 2.0 * 2^10 = 2048.000000
0x1.Fp+0 // 1.9375 * 2^0 = 1.937500
这里,我们要注意,十六进制科学计数法的整数部分、小数部分用的都是十六进制形式,但指数部分依然是十进制形式,并且字面值中的 p/P 代表的幂运算的底数为 2。
知道了浮点型的字面值后,和整型一样,fmt 包也提供了针对浮点数的格式化输出。我们最常使用的格式化输出形式是 %f。通过 %f,我们可以输出浮点数最直观的原值形式。
var f float64 = 123.45678
fmt.Printf("%f\n", f) // 123.456780
其中 %e 输出的是十进制的科学计数法形式,而 %x 输出的则是十六进制的科学计数法形式。
到这里,关于浮点类型的内容就告一段落了。有了整型和浮点型的基础,接下来我们再进行复数类型的学习就容易多了。
七.复数类型
数学课本上将形如 z=a+bi(a、b 均为实数,a 称为实部,b 称为虚部)的数称为复数,这里我们也可以这么理解。相比 C 语言直到采用 C99 标准,才在 complex.h 中引入了对复数类型的支持,Go 语言则原生支持复数类型。不过,和整型、浮点型相比,复数类型在 Go 中的应用就更为局限和小众,主要用于专业领域的计算,比如矢量计算等。我们简单了解一下就可以了。
Go 提供两种复数类型,它们分别是 complex64 和 complex128,complex64 的实部与虚部都是 float32 类型,而 complex128 的实部与虚部都是 float64 类型。如果一个复数没有显示赋予类型,那么它的默认类型为 complex128。
关于复数字面值的表示,我们其实有三种方法。
第一种,我们可以通过复数字面值直接初始化一个复数类型变量:
var c = 5 + 6i
var d = 0o123 + .12345E+5i // 83+12345i
第二种,Go 还提供了 complex 函数,方便我们创建一个 complex128 类型值:
var c = complex(5, 6) // 5 + 6i
var d = complex(0o123, .12345E+5) // 83+12345i
第三种,你还可以通过 Go 提供的预定义的函数 real 和 imag,来获取一个复数的实部与虚部,返回值为一个浮点类型:
var c = complex(5, 6) // 5 + 6i
r := real(c) // 5.000000
i := imag(c) // 6.000000
至于复数形式的格式化输出的问题,由于 complex 类型的实部与虚部都是浮点类型,所以我们可以直接运用浮点型的格式化输出方法,来输出复数类型,你直接参考前面的讲解就好了。
到这里,其实我们已经把 Go 原生支持的数值类型都讲完了。但是,在原生数值类型不满足我们对现实世界的抽象的情况下,你可能还需要通过 Go 提供的类型定义语法来创建自定义的数值类型,这里我们也适当延展一下,看看这种情况怎么做。
八.延展:创建自定义的数值类型
如果我们要通过 Go 提供的类型定义语法,来创建自定义的数值类型,我们可以通过 type 关键字基于原生数值类型来声明一个新类型。
但是自定义的数值类型,在和其他类型相互赋值时容易出现一些问题。下面我们就来建立一个名为 MyInt 的新的数值类型看看:
type MyInt int32
这里,因为 MyInt 类型的底层类型是 int32,所以它的数值性质与 int32 完全相同,但它们仍然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类型。根据 Go 的类型安全规则,我们无法直接让它们相互赋值,或者是把它们放在同一个运算中直接计算,这样编译器就会报错。
var m int = 5
var n int32 = 6
var a MyInt = m // 错误:在赋值中不能将m(int类型)作为MyInt类型使用
var a MyInt = n // 错误:在赋值中不能将n(int32类型)作为MyInt类型使用
要避免这个错误,我们需要借助显式转型,让赋值操作符左右两边的操作数保持类型一致,像下面代码中这样做:
var m int = 5
var n int32 = 6
var a MyInt = MyInt(m) // ok
var a MyInt = MyInt(n) // ok
你可以看到,通过类型别名定义的 MyInt 与 int32 完全等价,所以这个时候两种类型就是同一种类型,不再需要显式转型,就可以相互赋值。
版权声明:
作者:淘小欣
链接:https://blog.taoxiaoxin.club/207.html
来源:淘小欣的博客
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,未经允许请勿转载。

共有 0 条评论